【出自】: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居心叵测,非我莫属。”
【释义】: “居心”指人的动机和意图,“叵测”则是说不可预测、不可捉摸的意思。“居心叵测”由此引申为一个人的心思和行为难以预料,是出于恶意且诡计多端的,这个词常被用于描述一些复杂的人物或者事件,暗示它们可能隐藏着阴谋、欺骗或者不正当的目的。
【使用示例】:
- 这位商人似乎总是带着一丝阴霾,他的行为和言语都显示出他有居心叵测的一面。
- 他在法庭上的一言一行都被视为一种威胁,因为他确实有着居心叵测的企图。
- 看来我们不得不小心,因为对方的举动中似乎藏着居心叵测的秘密。
【成语故事】: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赵鞅在任时曾面临一场宫廷政变的危机,当时,有人向他举报了一位名为石乞的公子,声称他曾与一位名叫子鱼的女人私通,并策划了一场旨在夺取王位的阴谋,面对这一指控,赵鞅需要做出决定,而他最终选择了信任石乞,将子鱼囚禁起来,以此保全自己。
这一决策虽然显示了赵鞅的智慧和果断,但也被人解读为一种居心叵测的行为,因为它表明赵鞅对石乞的信任并非基于任何正义或道德上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成语“居心叵测”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政治背景。
【现代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居心叵测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了人们用来形容某些复杂人物或事情的一种通用表达方式,无论是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塑造,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分析,当涉及到那些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充满危险和潜在危害的人物或现象时,它都会被频繁提及。
居心叵测这个词提醒我们在阅读和讨论各种话题时要保持警觉,尤其是在处理敏感信息或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时更应该谨慎,这也警示我们要警惕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善良但内心却充满了算计的人,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那种让人防不胜防的居心叵测之辈。
“居心叵测”不仅是一种描述词汇,也是一种社会观察和人性剖析的方式,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避免落入那些可能带来麻烦的陷阱之中,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该学会用更加审慎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和事态,以确保我们的行动不会无意间招致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