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四字成语(资治通鉴里的成语)

扫码手机浏览

1、成语沉毅寡言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出处资治通鉴#8226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成语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出处资治通鉴#8226陈纪文帝天嘉元年;顿纲振纪dùn gāng zhèn jì整顿朝纲,重振法纪出处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

1、成语沉毅寡言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出处资治通鉴#8226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成语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出处资治通鉴#8226陈纪文帝天嘉元年;顿纲振纪dùn gāng zhèn jì整顿朝纲,重振法纪出处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剖腹藏珠pōu fù cáng zhū 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

2、成语矜持不苟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成语首尾相应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成语首尾相赴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成语一字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招亡纳叛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解衣抱火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解衣包火 资治通鉴·。

3、“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大声势浩大资治通鉴记载,南朝齐高宗时期,宋武帝率数十万大军南下,声势浩大,如排山倒海一般,给对手造成了巨大压力“剖腹藏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资治通鉴中记载,西域商人为了得到一颗珍贵的珍珠,不惜剖腹藏之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不要为了小利而牺牲自己的;14剖腹藏珠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15轻虑浅谋 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虚远谋,挑怨速祸”;剥肤椎髓 成语释义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剥肤及髓 成语释义比喻盘剥深重剥茧抽丝 成语释义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抽丝剥茧 成语释义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

4、三丶口蜜腹剑 ,读音, kǒu mì fù jiàn 出 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近义词笑里藏刀 反义词心直口快。

5、1“日累月积”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日累月积”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2“桃李满天下” 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